链接:https://shangyu.tidenews.com.cn/webDetails/news?id=17882341&tenantId=44&uid=60b0be1d010ef62ad70de65e
当AI技术碰撞建筑学子的创意脑洞,既能玩转影视分镜,更能解锁智能建筑设计新可能。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立项的2025年省级一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人工智能跨学科思维训练》,顺利完成通识阶段教学并交出亮眼答卷。
袁旭同学作品
这门以“AI+X”为核心特色的课程,不仅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更深度对接智能建筑、服装设计、自动化等学院特色学科与上虞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性设置9大跨学科实践方向,成为区域高校以智能教育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范本。
训练中,学子们将专业领域积累的空间布局把控、光影层次运用、构图美学设计等核心能力,与AI技术的高效创作优势深度融合:从精准拆解创作需求、设计专业提示词,到搭建虚实结合的虚拟空间场景,再到打磨分镜头衔接逻辑、渲染贴合主题的画面氛围,全程以AI工具为创作载体,完整实现从创意构思到视觉呈现的闭环落地。系列作品既展现了通识阶段的扎实学习成效,更凸显了建筑学子跨界突破的创新思维与AI工具实践应用的硬核能力。
郑人恺同学作品
课程负责人鲍小忠表示,通识阶段的跨界实践仅是起点,核心目标是让新生快速建立AI跨学科思维。接下来的8周,“AI +智能建筑”方向将进入专业深化阶段,启动“立方体变形记”主题创作。届时,25级建筑学专升本学子将运用Stable Diffusion、豆包等AI工具,深度融入建筑方案构思、空间优化、效果图生成等全流程,实现AI技术与建筑专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意设计向更高质量、更高效能升级。
“每一次跨界都是成长的积累,每一次实践都是能力的进阶。”鲍小忠进一步强调,学院将持续以这门省级一流课程为抓手,深化AI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紧扣上虞地方产业需求,着力培养更多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陈泽瑞同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