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链接:
https://zhejiang.eol.cn/zjgd/202509/t20250928_2692458.shtml
学习强国浙江教育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8413976396891437533&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45f5ad100c0a82329000u&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8413976396891437533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新生导航体系”,依托学院教育素质文化研究院,打造“专题讲座 + 行走课堂”双轨育人模式。该体系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大学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等九大维度规划,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为2025级新生打造立体化文化教育矩阵。
首场“真理之学”多元文化讲座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沈松勤以苏轼词作破题,将“深夜刷屏”的当代生活与“把酒问青天”的古人心境相连。他指出,《水调歌头》蕴含的宋词性灵智慧,能为当代青年提供精神突围方向 —— 以审美眼光审视世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除专题讲座外,学院同步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邀请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成员以沉浸式舞台剧演绎红色故事,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将《北上!北上!》特展“搬进校园”,突破革命文化教育时空限制。“后续还将邀请枫桥法庭庭长开展基层治理实践教学,拓展文化教育实践维度。”学院学工负责人陈璐介绍。
文化素质教育第一课上,学院院长胡琦强调:“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其本质在于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培养有正确文化立场、宽广文化格局、积极文化思维、远大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它不仅在知识层面传道授业,更于精神层面涵养人格、塑造价值,在赓续传统与开创未来之间构筑桥梁。”学院文化教育素质研究院院长肖香龙表示,将为每位新生建立“文化素质成长档案”,实现“入学导航”到“毕业追踪”的全周期培养。

目前,学院已形成“周周有讲座、月月有实践”的常态化机制,首月排期覆盖9大文化专题。这种融合专业教育、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的实践,引导学生从文化认知认同转向情感认同。未来,学院将深化“真理之学・文化浸润”品牌建设,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提供“浙理工科艺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