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观新闻链接:https://shangyu.tidenews.com.cn/webDetails/news?id=15378732&tenantId=44&uid=677274f6d63fea77587fa6a1
5月7日,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大学“智汇青春 创响未来”越青科创市集上,一位满脸朝气蓬勃的“05后”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是赵柯艺,一名大二经济学专业学生,也是绍兴上虞智绘潮动袜业有限公司的主理人,目前专注于制造用纹样和色彩织就具有民族元素和时尚内涵的国潮轻奢袜品。展位前,她手持一双印有梁祝化蝶图案的中筒袜将其理念向游客娓娓道来。她告诉记者:“我们正努力打造把艺术品穿在脚上的高端潮袜。”

出身于诸暨袜业世家的赵柯艺,是名副其实的“袜二代”。父母经营传统袜厂二十余年,从小在车间长大的她,总是很好奇他们袜子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常“泡”在工厂里看着他们怎么去做这样子,被工人笑称“小老板”。在亲身经历父母辗转新疆、义乌最后在诸暨做袜业的辛苦创业经历,深感传统行业的辛苦,作为“Z世代”的青年人,从小接受新潮的观点思想,在这样传统与现代的环境熏陶下,她对于袜业的发展方向也萌生出自己的思想。于是,在2023年9月来到上虞踏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大学校门时,这个听着织机声成长的女孩萌生了新想法:“传统白袜像一张白纸,为什么不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它‘上色’?”更可以用AI和电商为传统袜业赋予新时代活力,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怀揣着传承与创新的初心,她组建起一支由15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踏上了寻访上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她们先后走访了多位上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每一次对话、每一次观察,都让团队成员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全新的认知。“上虞文化就像一座等待被开启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珍贵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瑰宝。”她感慨道,“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世界,亲眼目睹、亲耳聆听,才发现原来文化的生命力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这些宝贵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众多探访经历中,与上虞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秋强老师的相遇,成为了最难忘的篇章。走进陈老师的工作室,古朴雅致的环境中处处流淌着文化的气息。陈老师热情地向团队展示了他多年来精心收藏的传统纹样,每一幅纹样都承载着古老的故事和精湛的技艺。这些珍贵的资料,为团队的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文化符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情感,使用时必须心怀敬畏,保持庄重。”陈老师的一番话更让团队深受启发。考虑到袜子作为日常穿着用品的特殊性,团队决定将文化传承的重心转移到袜子包装设计上。她们反复推敲、精心构思,将梁祝传说中的经典元素、传统纹样等富含文化基因的符号巧妙融入包装设计中,让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讲述文化故事的载体,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赋予了产品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也让她的团队项目获得了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这个兼具创客精神与商业思维的年轻人,正尝试为传统产业注入更多科技基因。团队已成功申请袜品防臭专利,为传统袜业赋予更多科技的元素。谈及传统袜业转型,她目光笃定:“父辈搭好了产业链,我们要用‘Z世代’的玩法,让老产业讲出新故事。”她们利用互联网电商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售卖,且相较于传统袜业目标受众更为精确,将消费者定位在为国潮买单的青少年,还有一些比较注重搭配的年轻女性等。

创业路上并非尽是坦途。首款产品采用3D打印技术时,复杂的纹样在穿着后会严重变形。赵柯艺带着团队辗转诸暨、义乌等传统袜业及商贸集聚地,共调研了130余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上中下游厂商、经销商、原料厂、化纤厂等,了解当前传统袜业现状,寻求发展机遇,最终选定精梳棉面料,并引入AI辅助设计系统。

目前,绍兴上虞智绘潮动袜业有限公司已推出青花瓷、梁祝、兰亭序、敦煌等100余款产品。其中“梁祝”系列是最为畅销的。“我们不做博物馆里的摆件,而是让文化‘穿’进日常生活。”赵柯艺介绍。

夕阳西下,市集人群渐散。赵柯艺小心整理着展台上的文创袜礼盒,在暮色中泛着微光。对于这个刚满20岁的女孩而言,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编织实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