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外网(2021年新建)
校园经纬
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七一”特辑|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时!走乡村、溯文化、守初心,青春向党展风华
时间:2025-07-02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学院) 点击:[]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 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我院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紧扣“七一” 红色主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团队走进黄酒博物馆,领略匠心传承的魅力;踏入棠棣村、潘韩村、新宅村,积极开展银龄互助行动,并深入调研乡村振兴成果;探访中华孝德园与春晖景区,感悟文化传承的力量。实践团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秉持清廉作风,在产业发展、文化振兴以及助老服务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他们以青春视角记录时代发展,以实际行动向党汇报成长,立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壮丽篇章。

鉴湖文脉淬青志,党建赋能谱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指引下,“越韵酒香,非遗新创” 实践团队深入探寻黄酒文化的根源,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黄酒博物馆内,成员们透过带有岁月痕迹的锈迹斑斑的陶坛与古朴的木榨,回溯从商周时期绵延至今的黄酒发展脉络。团队中的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大家进行交流研讨,深刻领悟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在鉴湖酒坊,成员们亲眼见证了非遗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亲身参与浸米、蒸饭等传统酿造工序。在品尝美酒的同时,积极思考黄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策略。在文化体验区,成员们以画笔为工具,在陶坛上精心勾勒出党建元素与传统纹样。在封坛宣誓的庄重时刻,让千年酒韵与青年一代的担当精神产生强烈共鸣。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在鉴湖深厚的文化脉络中,铭刻下青年学子传承文化的时代印记 。

棠棣深耕兴农志,党建筑梦绘振兴

“兰香猕韵,助农e创”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全国文明村棠棣村。团队与村方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全国人大代表、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为成员上党课,讲述其作为花卉致富“领头羊”、乡村治理“领头雁”带领村民致富的历程。成员参观村党史馆,了解棠棣村紧跟党走的致富路,见证该村以“七个一”工作模式强化党建统领、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刘建明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团队在实践中感受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力量,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传清廉,潘韩养老助银龄

“虞韵孝德传薪火,青春献力助银龄” 实践团队走进潘韩村,以党建为纲融合清廉教育与银龄服务。团队解码潘韩村 “历史传承 + 民生实效” 的党建密码 —— 在 69 年基层堡垒建设中,党员于征地拆迁、疫情防控等事务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并通过每月 “主题党日 +” 活动深化党性修养。校地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并为实践基地揭牌,以资源互通打造“党建 + 实践”共同体,为乡村养老提供高校解决方案。在“月林书院 - 清风廊 - 忠义坊”清廉矩阵中,传统孝德与现代廉洁理念交融浸润民心。团队还入户开展银龄服务调研,构建 “党建引领、社会参与、高校支撑”的“银龄青助” 体系,以青春力量推动基层党建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共绘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红脉铸魂强根基,党建领航促振兴

“青空守望者・护翼同行” 实践团赴绍兴上虞新宅村,开展 “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调研。作为浙江红色第一农基地 “美人弄” 特色村,新宅村以 1941 年地下党员赵熙照于美人弄卷烟厂建立情报站、带领青年女战士传递情报的革命历史为根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该村创新“党建 + 产业”模式,布局面馆、咖啡馆等业态,打造创意农场,开发红色与“福” 文化文创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研学经济发展。实践团与新宅村签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将通过红色研学、共建宣讲团深化合作,成员建议扩大三色 IP 宣传,融入区域党建联盟。

探索孝德精神,赋能党建新篇

“城市空间和文化建设”实践团队走进中华孝德园与春晖景区,探寻传统文化与党建融合路径。在孝德园,团队挖掘虞舜孝德故事中的家国情怀,与园内党建教育基地交流党性教育实践,走访党员群众感悟孝德对党员责任担当的滋养。于春晖景区,团队围绕空间布局与红色文化、名人文化融合度展开调研,了解到景区以党建为魂,串联夏丏尊、丰子恺故居等节点,梳理名人红色交往脉络,激活历史遗迹教育功能,挖掘名人精神中的家国情怀以传承红色基因。此次调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孝德文化融入党建视角,助力厚植家国情怀,为基层党建注入文化活力,推动以孝促廉、以孝砺志的党建新实践。

步履所至,皆是红色传承;心之所向,尽为使命担当。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以建党精神为灯塔,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勇挑重担,让青春在服务基层、助力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续写新时代青年与党同心、与民同行的青春华章!

招生电话

0575-82001777

院长书记信箱

ky@zstu.edu.cn

Copyright(c)2021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学院地址: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阳大道58号

邮编

312369

传真

0575-82978000

—厚德致远·博学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