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以“科艺廿六·青春再聚”为主题的2025年校友返校日活动在学院顺利举行。归家的校友们循着“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印记,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在“求是笃实”的微风里,共赴一场名为“青春”的约会。

上午9:30,第三届校友理事会暨宁波校友会筹备工作会议在524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书记陈德虎、党委副书记丁福军出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会校友理事代表们及宁波校友会筹备工作小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方水明主持。

陈德虎在致辞中全面回顾了学院二十六载发展征程。他指出,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恪守“厚德致远,博学敦行”校训精神,历经探索前行与砥砺奋进,实现了两次关键跨越——2006年西迁杭州仓前开启发展新篇,2017年东迁绍兴上虞扎根区域发展热土。学院发展始终与时代大势同频共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紧密相连,与广大校友携手同行、休戚与共。面向新发展阶段,陈德虎指出,学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学院将进一步健全校友工作体系,强化与校友的常态化联系,搭建更多交流合作与服务平台,全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全体校友的精神家园与坚强后盾。同时,他希望校友理事会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广泛凝聚全球校友力量,为学院发展与校友事业进步注入更多动能。
会上,校友总会会长沈锦初代表校友理事会作了校友会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第三届校友理事会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学院校友工作进行了展望。会议还增补了赵有毅、蒋晶晶、吴鸥、龚哲琴、陈益军、袁绅杰六位校友为第三届校友理事会理事。丁福军为新增补理事颁发了聘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刚强对宁波校友会的筹备工作作了介绍,会后,校友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与宁波相关校友就宁波校友会成立相关具体事宜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上午10:30,第一届校友创客发展论坛同步在524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20位科艺创业校友从自身角度畅谈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感受,同时也结合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对母校在双创人才培养给出了校友的方案。陈德虎在讲话中强调,学院要明确三大举措,强化与校友的深度联结:一是构建“虞理共进”创客生态圈,以校友企业实战经验为重要支撑,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全链条孵化生态,让校友智慧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升级实践育人平台,推动校友资源与校内外实践阵地联动,像杭州湾数字智能产业学院那样,通过校友企业合作搭建从实践到就业的直通桥梁,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与留虞率;三是完善保障机制,组建包含优秀校友在内的三创导师团,通过校友讲堂、项目合作、导师结对等方式,让校友深度参与双创指导与资源对接。

活动当天,校友工作办公室及各二级学院还开展了第二届“万可杯”校友篮球联谊赛、校园十景打卡、创意亲子涂鸦、科艺校友夫妻浪漫影像征集等校友喜闻乐见的活动,校友们带着家人、孩子充分感受了这趟回家之旅。
 
                                                                                       “万可杯”校友篮球联谊赛                      “校园十景”打卡活动
 
                                                                                        校友夫妻浪漫影像征集活动                          非遗手工漆扇主题活动
 
                                                                                        纺织服装学院校友座谈会                        信息与控制学院亲子读书会
 
                                                                                  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学院)茶话会                   艺术与设计学院校友座谈会
 
                                                              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返校              建筑工程学院校友返校
二十六载栉风沐雨,科艺从青涩幼苗成长为挺拔大树;二十六载岁月流转,校友们从校园学子蜕变为行业骨干。时光改变了容颜与身份,但“科艺人”的精神底色从未改变,对母校的深厚眷恋始终如初。这场返校日,既是对青春记忆的回溯与补给,也是校友与母校携手前行的新起点。暂别之际,校友们与母校约定:未来将持续关注学院发展,积极参与校友活动,下次重逢时,再一同漫步校园、共话成长,让“科艺故事”在代代传承中愈发温暖、精彩!